基本信息
浏览量:299

个人简介
钟掘,女,汉族,1936年9月出生,河北省献县人,中共党员。
主要社会兼职有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国家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973顾问专家;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数字化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高性能材料强场制造、复杂机电装备设计与控制等领域研究工作,主持财政部产业技术跃升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与重点项目、国防预研等项目5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
提出了“极端制造”、“和谐制造”的学术思想,确定了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了铝合金电磁场铸轧和快凝铸轧新原理,创造了电磁场铸轧技术与装备、快凝铸轧技术与装备,形成的生产线高效节能、品质优良;完成了特宽铝带轧线高技术改造、巨型水压机扩改工程、高性能特薄铝板技术开发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为保证重要军工产品的制成和铝材产业进入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科技基础;提出了轧机驱动封闭力流理论,解决了我国引进的大型机组的重大设备故障,推进了4个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系统研究了现代复杂机电系统的多过程交互规律和伴生奇异工况的普遍问题,提出复杂机电系统耦合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立机电耦合、界面耦合等耦合模型和大系统的全局耦合数理模型、数值求解方法和并行优化设计方法,为现代复杂机电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融合制造科学、信息科学与材料科学,开展高性能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精微化、数字化新原理和新方法研究,将制造界面的行为机理及其与信息传输的融合研究推向微观层次的多元交互研究。
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30余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后10余名,所指导的博士生中有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出版专著3本。获有关成果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并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召科技奖”、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女职工”等荣誉称号,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主要社会兼职有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国家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973顾问专家;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数字化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高性能材料强场制造、复杂机电装备设计与控制等领域研究工作,主持财政部产业技术跃升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与重点项目、国防预研等项目5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
提出了“极端制造”、“和谐制造”的学术思想,确定了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了铝合金电磁场铸轧和快凝铸轧新原理,创造了电磁场铸轧技术与装备、快凝铸轧技术与装备,形成的生产线高效节能、品质优良;完成了特宽铝带轧线高技术改造、巨型水压机扩改工程、高性能特薄铝板技术开发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为保证重要军工产品的制成和铝材产业进入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科技基础;提出了轧机驱动封闭力流理论,解决了我国引进的大型机组的重大设备故障,推进了4个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系统研究了现代复杂机电系统的多过程交互规律和伴生奇异工况的普遍问题,提出复杂机电系统耦合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立机电耦合、界面耦合等耦合模型和大系统的全局耦合数理模型、数值求解方法和并行优化设计方法,为现代复杂机电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融合制造科学、信息科学与材料科学,开展高性能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精微化、数字化新原理和新方法研究,将制造界面的行为机理及其与信息传输的融合研究推向微观层次的多元交互研究。
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30余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后10余名,所指导的博士生中有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出版专著3本。获有关成果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并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召科技奖”、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女职工”等荣誉称号,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研究兴趣
论文共 248 篇作者统计合作学者相似作者
按年份排序按引用量排序主题筛选期刊级别筛选合作者筛选合作机构筛选
时间
引用量
主题
期刊级别
合作者
合作机构
加载更多
作者统计
合作学者
合作机构
D-Core
- 合作者
- 学生
- 导师
数据免责声明
页面数据均来自互联网公开来源、合作出版商和通过AI技术自动分析结果,我们不对页面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正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若有疑问,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联系我们:report@amin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