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310
Information
Professor
Sign in to view more
Experience
Sign in to view more
Education
Sign in to view more
Bio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亚太眼科学会副秘书长和理事,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防盲和流行病学学组组长,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美国眼科学会地区顾问,国际青光眼学会核心顾问委员会成员。《眼科学报》副主编、美国眼科学会杂志《Ophthalmology》和《Molecular Vision》、《PLOS ONE》编委。
长期从事眼科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曾组织多个国际性的研究项目,包括“荔湾眼病研究”、“广州双生子眼病研究”、“RESC青少年屈光不正研究”、“中国人老视眼研究”、“中山闭角型青光眼预防临床试验”、“多种族眼前段结构比较研究”等项目。研究选择影响华人的重要眼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近视眼,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利用人群横断面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临床试验和双生子遗传研究等手段,对疾病的患病情况、发病特征和机制、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预防和治疗手段等进行深入研究。
近年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和美国NIH合作基金5项等项目。在JAMA等期刊发表了近200论文,并撰写了一些重要书章。受邀在亚太地区及国际会议中发言超过50次。
长期从事眼科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曾组织多个国际性的研究项目,包括“荔湾眼病研究”、“广州双生子眼病研究”、“RESC青少年屈光不正研究”、“中国人老视眼研究”、“中山闭角型青光眼预防临床试验”、“多种族眼前段结构比较研究”等项目。研究选择影响华人的重要眼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近视眼,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利用人群横断面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临床试验和双生子遗传研究等手段,对疾病的患病情况、发病特征和机制、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预防和治疗手段等进行深入研究。
近年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和美国NIH合作基金5项等项目。在JAMA等期刊发表了近200论文,并撰写了一些重要书章。受邀在亚太地区及国际会议中发言超过50次。
Research Interests
Papers
Sort
By YearBy Citation
Add Paper

View All
Patents
Posterior eye segment transscleral controlled-release administration apparatus
何明光
Application Date: 20130530
Ego Network
D-Core
Co-Author
Author Statistics
数据免责声明
页面数据均来自互联网公开来源、合作出版商和通过AI技术自动分析结果,我们不对页面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正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若有疑问,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联系我们:report@amin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