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174
Information
Research
Sign in to view more
Experience
Sign in to view more
Education
Sign in to view more
Bio
1971年1月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县。 1992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5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硕士学位, 导师为刘运祚教授; 199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导师为胡济民院士。
1998年7月起,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工作,任讲师,2000年8月起任副教授; 2004年5月起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2009年6月起任研究员。
1998年以来,兼任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客座。 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德国海德堡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工作。
现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开放所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美奇特核物理理论研究所Governing Board成员、 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 中国核物理学会核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编委、 《原子核物理评论》编委、 Journal of Nuclear Physics, Material Sciences, Radiation and Applications编委。 曾任 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Kavli理论物理研究所Associate Director。
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和量子多体理论方法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为: (1)超重原子核性质及合成机制; (2)奇特原子核结构; (3)量子多体理论及计算方法。
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曾获两项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 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中国物理快报》最佳引用论文、 “10000个科学难题”优秀撰稿人、 第四届胡济民教育科学奖等荣誉。
Research Interests
Papers
Sort
By YearBy Citation
Add Paper

View All
Ego Network
D-Core
Co-Author
Author Statistics
数据免责声明
页面数据均来自互联网公开来源、合作出版商和通过AI技术自动分析结果,我们不对页面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正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若有疑问,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联系我们:report@amin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