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 正文

[热点]中国各省50年高水平论文数量排名变化

作者: 小北

浏览量: 1092

时间: 2019-01-03 08:04

关键词: 论文排名

中国各省50年高水平论文数量排名变化

我们以AMiner数据库3亿多篇论文为基础,提取中国所有论文的所属省份,选取从1968年开始论文数量最多的前10个省份进行可视化显示。

视频中为我们展示的是从1968年初至2017年末,50年间中国排名前10的省份的论文数量变化。

此内容基于大数据得出,仅供参考。

观看视频:中国各省50年论文数量变化

总体概述
1968年至1995年,台湾占据论文数量排行榜榜首,地位未曾被动摇。
1996年至2004年,北京一举超过台湾排名第一并保持稳定,榜单排名前10的省份在此期间也均未发生变化,排名依次是北京、台湾、上海、香港、四川、江苏、湖北、陕西、辽宁和广东。
2005年至2008年,北京排名稳定,其他省份波动较大。
2009年至2017年,各省排名逐渐趋于稳定,排名依次是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湖北、陕西、四川、山东、浙江和辽宁。

1968年-1995年
在这27年间,台湾占据论文数量排行榜榜首,这一结果得益于当时台湾当局所制定的科技发展政策。
1959年至1968年,台湾当局以稳定经济作为主要目标,无力顾及科技的发展。
1969年至1980年,台湾工业的发展重点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提高了对产业技术的要求。1968年台湾当局颁布“十二年科学发展计划”,在扩大研究基础、改进科学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应用科学的研究并注重促进企业投资科技研究工作 。
1980年至今,“科学技术发展方案”成为台湾科技发展的最高指导方针。每四年召开一次科学技术会议,制定新的发展政策与计划。

1996年-2004年
北京在1996年一举超过第一位的台湾,并在此后保持稳定的态势,而中国论文数量排名前10的省份在这期间也未曾发生变化,依次是北京、台湾、上海、香港、四川、江苏、湖北、陕西、辽宁和广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北京市的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即改革与振兴阶段(1977—1997年)。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不断推进, 北京市科技工作主要是根据首都的性质和特点,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积极推行科技专项计划, 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实现北京科技的全面振兴。
自1998年以来, 北京市科技工作抓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发展“首都经济”的重大机遇,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大力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 构筑首都区域创新体系, 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5年-2008年
这段时间内,除了始终位居榜首的北京,榜单其他省份都发生了幅度较大的变动:
江苏由2004年的第5名一路向上攀爬,在2007年至排行榜第2名的位置,仅次于北京,并且在此之后位置未被动摇过;
山东在2007年第一次出现在排行榜中,成为第10名,2008年升为第9名, 2009年升为第8名,而后 一直稳定在第8名的位置;
辽宁一开始在第6名至第10名之间波动,在1972年掉出前10排行榜、1974年回到榜上、在1977年再次掉出排行榜、从1992年至2005年,一直稳定在第9的位置,最后在2008年稳定在第10名。

2009年-2017年
这段时期,各省份的排名相对稳定,没有大变化。排名依次是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湖北、陕西、四川、山东、浙江和辽宁。

扫码微信阅读
[关于转载]:本文转载于小北,仅用于学术分享,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port@amin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