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 正文

智库丨一文解析四川籍科学院院士库中的争议学者

作者: 学术玄

浏览量: 611

时间: 2019-06-16 10:21

关键词: 智库,四川籍,院士

四川籍科学院院士库通过AMiner智能引擎自动收集中国科学院院士及其相关信息(基本信息、研究兴趣等),自动集成了学者的论文和专著等信息。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本学者库收集45位中科院专家学者,分析学者研究情况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本文按照H指数、学术活跃度、领域新星、论文引用数、论文数等指标对四川籍科学院院士库的专家进行选取,选取各项指标中的首位专家,了解专家信息。

H指数最高的院士是成会明院士,同时也是论文引用数排名最高的院士。成会明院士是四川巴中人,炭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8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工系,1987年、1992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日本联合培养)。1993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并担任先进炭材料研究部主任,2016年6月加盟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创建了低维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并担任主任。

成会明主要从事碳纳米管、石墨烯、其他二维材料等低维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等研究。提出了浮动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非金属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纳米管等方法,促进了碳纳米管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模板导向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出石墨烯三维网络结构材料、毫米级单晶石墨烯,发展了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制备技术;提出了可高效储能与转化的层次孔材料设计、电化学电位调控、晶面调控等方法,制备出一系列新型能量转化与储存材料;研制出块体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批量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他曾担任1项973项目(2000-2005)和2项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06-2010, 2011-2015)的首席科学家,连续三届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获得发明专利100多项,在国际国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170多次,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50余篇(其中2009-2018年发表的论文中有83篇为ESI高被引论文),被引用7.2万次,H因子118,是科睿唯安公布的化学和材料两个领域的高引用科学家之一。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2017)、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0)、美国碳学会Charles E. Pettinos奖、德国SGL集团Felcht奖、美国化学会ACS Nano讲座奖等奖励。曾任《Carbon》副主编、《新型炭材料》主编,现任《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主编、《Science China Materials》副主编。

学术活跃度最高的院士是赵宇亮院士,化学家,隶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两单位的研究员。1963年2月出生于四川南充,籍贯四川南充,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1996和1999年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纳米生物效应分析与安全性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将放射化学原理发展到体外与体内超微量纳米颗粒的定量方法学研究,揭示了多种无机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的体内分布图谱,生物学效应规律,结构-效应关系,及其化学机制。在纳米安全性和纳米药物领域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等。

赵宇亮院士的研究方向有:

1. 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

纳米毒理学:纳米材料在生物体的分布,靶器官选择性,靶细胞选择性,靶分子官选择性,代谢途径与生物毒性; 细胞纳米毒理学、以及分子纳米毒理学研究。

纳米医学:集中在肿瘤纳米技术的研究,如低毒性肿瘤治疗与诊断的纳米结构和纳米药物的构建与合成;药效学研究;低毒性纳米药物的新型抗肿瘤生长机制的研究;低毒性纳米药物高效抑制肿瘤转移的新途径研究。

2、纳米表面化学

纳米材料的表面化学修饰,以降低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或增强纳米材料的医学功能为目标,开展纳米颗粒的尺寸设计,表面化学修饰,生物、化学和表面电性质等表征,并在细胞或动物水平上,开展修饰后纳米颗粒的生物效应研究。

3、纳米技术(NST)与核技术(NST)、以及同步辐射技术的交叉

利用高灵敏度的核技术实现并建立生物体内纳米颗粒的检测技术。

利用同步辐射技术研究用于生物体系的纳米颗粒的各种特性。

科研项目有:

(1)粒子发射体碳纳米类物质的合成,分离方法的研究<2008>。

(2)利用射线技术的碳纳米类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2008>。

(3)粒子发射体炭纳米物质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2008>。

(4)超重元素的探索(与理化学研究所合作)<2008>。

(5)核物质转换过程动力学的研究(与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合作)<2008>。

(6) 重要纳米材料的毒理学效应机制与安全性评价研究<2011>。

主要论文有:

1. Ge CC, Du JF, Zhao LN, Wang LM, Liu Y, Li DH, Yang YL, Zhou RH, Zhao YL, Chai ZF, Chen CY. Binding of blood proteins to carbon nanotubes reduces cytotoxicit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1 Oct; 108 (41): 16968-73. (IF:10.23)

2. He X, Zhang, ZY, Liu JS, Ma YH, Zhang P, Li YY, Wu ZQ, Zhao YL, Chai ZF. Quantifying the biodistribution of nanoparticles. Nat. Nanotechnol., 2011 Dec; 6:755.(IF:30.306)

3. Zhao YL, Xing GM, Chai ZF. Nanotoxicology: Are Carbon Nanotubes Safe? Nat. Nanotechnol., 2008, 3: 191-192. (IF:30.306)

4. Yan L, Zheng YB, Zhao F, Li SJ, Gao XF, Xu BQ, Paul S. Weiss, Zhao YL.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a Single Atomic Layer: Strategies and Challenges for Functionalization of Graphene and Graphene-Based Materials Chem. Soc. Rev., 2012, 4: 97–114. (IF: 26.58)

5. Zhu MT, Meng H, Andre Nel, Nie GJ, Zhao YL, The impact of nanoscale processes and nanomaterial properties on fate and transport, bio-uptake and bioaccumulation of nanomaterials, Acc. Chem. Res, 2012, on line published (IF: 21.84)

领域新星排在首位的是魏奉思院士,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1941年11月生于四川省绵阳市。1963年8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兼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世界空间环境协调研究与培训中心执委会委员,国际日地系统气候和天气计划/空间天气专题委员会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早从理论上预言大的行星际激波可以传播到10-20 日地距离以远而衰减不大;提出行星际激波三维非对称 物理模型,率先开展行星际激波通过内 日冕的传播;发现 日球 电流片对行星际激波传播的阻碍,偏转与聚汇重要效应及其观测者的同异侧效应。

提出磁云边界层新概念、新定义和新机理;较早提出磁重联普遍存在于行星际各类结构的观点;提出一种综合行星际闪烁观测、激波动力学与模糊数学的空间天气预报新方法。1980-81年,1994年先后赴美国、德国做访问学者;1988-2006年,先后任国际TIP、SOLTIP、CANSES/Space Weather等委员和中国召集人;1993-2002年,先后建立中科院日球物理数值开放实验室、中科院空间天气学重点实验室;1993-2004年提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构想,任总体组长、工作组长,现任科技委主任;2002年提出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建议;1995-1997年,1999-2003年先后任国家基金委“八五”、“九五”重大基金项目主持人。

从理论上得到了行星际激波在非均匀的运动介质中传播的解析解,预言太阳耀斑产生的激波可以传播到10〜20AU以远而衰减不大,此结论为后来飞船观测所证实。提出耀斑激波传播的三维非对称物理模型,其结果可以解释相应地球物理效应的非对称性。发现行星际扰动在传播过程中将向赤道低纬电流片方向偏转、会聚,电流片阻碍行星际扰动的跨越传播,导致行星际扰动和地磁扰动的同侧效应。提出“东半球空间环境地面综合监测子午链”大科学工程,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正式批准立项。

按照论文数指标排名,排在首位的是魏于全院士。

魏于全,1959年6月出生于四川南江,肿瘤治疗及肿瘤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实践。魏于全研究了利用主动免疫抗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并将异种同源基因与异种免疫排斥及自身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探讨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可以克服自身抗原的耐受性。还对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内杀伤自身癌细胞现象进行了观察,并对诱导及增强淋巴细胞杀伤自身癌细胞活性进行了研究。此外,发现了阻断HSP70表达,可诱导癌细胞凋亡。在科研上,魏于全院士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在工作中魏于全院士也存在很多争议,事件的起因在于:2006年3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司履生教授在新语丝网站发出《就魏于全院士发表假论文问题致中国科学院的公开信》,实名公开批评四川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发表两篇假论文,在网上引起了热烈讨论,中外众多专业与非专业人士都参与了进去。4月12日,《北京青年报》旗下的《竞报》率先报道此事,把这场争论引到了媒体。第二天,《人民日报》也以整版的篇幅报道其记者对这一事件的调查,对魏于全的“论文迷局”提出了七条疑问,同时报道了四川大学党委书记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的工作人员的看法。面对发在“新语丝”上的质疑信,魏于全教授及时做出了公开回应,据方舟子和魏于全的秘书王建分别证实,魏于全于3月29日、3月31日和4月1日,三次向新语丝发去自己的回复,回应司履生对自己学术造假的质疑。 这也是遭到学术质疑的中科院院士首次公开回应所遭到的学术质疑。针对司履生教授对自己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论文的7点质疑,魏于全在回复中表示,司履生教授之所以对自己的论文产生质疑,部分原因是杂志刊登其论文的时候,由于排版错误将一个错误的公式印在了论文中,而司教授也没有完全清楚自己在论文中对实验条件的限定。并且双方在对实验数据的计算方法上也存在分歧。魏于全教授坚持自己的“实验是严肃的,而实验结果也是准确的”

事件最后,由于司履生教授和方舟子没能找到实际证据证实魏于全教授学术造假,最终四川大学发表声明,认为魏于全教授不存在学术造假。2006年4月26日,受到西安交大司履生教授指控学术造假,从事伪科学。后无证据证实此事,四川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并无伪科学事宜。欢迎访问魏于全院士的人物画像

魏于全院士的个人履历如下:

本文对四川籍科学院院士库的指标以及院士信息进行介绍,穿插院士履历信息,以及院士们背后的故事,对四川籍科学院院士感兴趣的用户欢迎方位全球华人专家库中的四川籍科学院院士智库

[关于转载]:本文为“AMiner”官网文章。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AMiner”官网。谢谢您的合作。

扫码微信阅读
[关于转载]:本文转载于学术玄,仅用于学术分享,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port@amin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