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 正文

绿色合成口香糖和无糖食品:南开大学马建功、程鹏团队实现木糖常压加氢100%选择性合成木糖醇

作者: Research编辑部

浏览量: 559

时间: 2020-02-25 03:48

关键词: 木糖醇,选择性,糖替代品,催化剂,构筑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ZIF-67,浸渍-还原法,Ru纳米颗粒

近期,南开大学马建功副教授、程鹏教授团队通过金属-有机框架负载钌纳米颗粒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实现了木糖在1大气压和50˚C的低能耗下加氢合成木糖醇,并首次获得了100%的产品选择性。相关成果以“Toward Green Production of Chewing Gum and Diet: Complete Hydrogenation of Xylose to Xylitol over Ruthenium Composite Catalysts under Mild Conditions”为题发表在Research上(Research, 2019, 5178573, DOI: 10.34133/2019/5178573)。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Research科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2020022501.png

2020022502.png

论文地址:

https://spj.sciencemag.org/research/2019/5178573/

研究背景

2020022503.jpg

2020022504.jpg

木糖醇作为口香糖的基本成分,是最为人们熟知的化学物质之一。木糖醇是由木糖氢化得到的天然甜味剂,是美国能源部确认的由生物质合成的十二大高附加值化学品之一。因其作为水溶性糖醇甜度高、热量低,是无糖食品中的糖替代品。并且因为木糖醇与蔗糖相比不依赖胰岛素代谢,因此也成为糖尿病患者食品的主要甜味来源。此外,它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和合成树脂行业。由于木糖醇的自身优势以及人类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木糖醇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2013年,木糖醇的全球年消费量约为16万吨,市场为6.7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4.2万吨,产值1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95%。

目前,木糖醇由木糖氢化生产的反应所需催化剂一般为沸石、碳或氧化铝等载体上的负载贵金属(Pt、Pd、Ru)或Ni,在100~300 ℃和高达80~100个大气压等苛刻条件下进行,成本高,能耗大,对环境不友好,有较大潜在安全隐患,并且在高温和高压下会产生糠醛、阿拉伯醇等副产物。因此,制备合适的催化剂,在降低能耗、提高转化率的同时实现高选择性,是木糖醇生产的一个重大挑战,对于能源环境、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进展

南开大学马建功副教授、程鹏教授团队基于其构筑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前期研究成果和开发的合成方法(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988–991;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6834-6837),在具有沸石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ZIF-67的笼状孔道中,通过浸渍-还原法原位合成Ru纳米颗粒,得到了Ru@ZIF-67复合材料。因为ZIF-67的模板作用,制备的Ru纳米颗粒粒径可小至0.9 nm且非常均一,这是是普通的表面活性剂法难以达到的(图1)。

2020022505.png

2020022506.jpg

图1  Ru原位还原制备Ru@ZIF-67及其相关表征

粒径极小且高度分散的Ru纳米颗粒具有超高加氢活性,而作为金属-有机框架的ZIF-67对于H2具有优良的主动捕获与富集能力。将Ru@ZIF-67复合催化剂应用于木糖加氢生产木糖醇的反应中,在1个大气压氢气和50 ˚C的温和条件下,原料木糖全部转化,显著降低了反应的能耗(压强降低了50倍以上,温度至少降低了70 ˚C)。低的反应温度和压力有效抑制了副产物的生成,因此首次获得了100%的木糖醇产品选择性(图2)。

2020022507.png

2020022508.png

图2  Ru@ZIF-67催化木糖加氢反应及其再生循环性能

ZIF-67的沸石型框架结构防止了Ru纳米颗粒的团聚失活或流失,使Ru@ZIF-67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再生性能,可重复使用多次仍然维持相同结构组成和100%的选择性(图2)。并且,该复合催化剂对于其它加氢反应同样具有超高活性与选择性,在测试中首次实现了1个大气压下苯乙酮加氢合成苯乙醇,选择性达到99%以上。因此新型Ru@ZIF-67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和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显著提高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合成树脂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的木糖醇的生产水平,降低经济和能源成本,防范潜在的安全隐患,实现绿色合成。

作者简介

马建功现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学科带头人,师从南开大学教授程鹏,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教授Matthias Driess。主要从事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复合催化材料研究。开发了原位溶剂浸渍还原法、模板-保护-牺牲剂(TPS)法等用于构建纳米颗粒-MOFs复合材料的系列合成方法,报道了Ag@MOFs、Ru@MOFs、Cu2O@MOFs等系列新型复合材料。

往期回顾:

香港理工大学祝捷团队和同济大学李勇团队提出一种多功能声学透镜,可同时从几何和波动声学角度操控声波

Majmaah大学的Muhammad Arshad Kamran以及广西大学邹炳锁团队提出一种调控半导体发光的新方法

从纳米尺寸效应到微米尺寸效应:中山大学张杰鹏团队提出控制框架柔性和吸附分离新策略

[关于转载]:本文为“Research科学研究”微信公众号文章。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Research科学研究”微信公众号。谢谢您的合作。

扫码微信阅读
[关于转载]:本文转载于Research编辑部,仅用于学术分享,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port@amin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