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海域新生代构造特征和沉降演化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11)

引用 19|浏览27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认识南沙海域新生代的整体沉降规律,对覆盖南沙海域的5条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分析和沉降计算.结果表明,南沙海域大部分伸展断层活动到T40(16Ma)和T60(23.8Ma),而T60(23.8Ma)前的构造沉降表现为断陷盆地特征,T60后为坳陷特征,所以T60(23.8Ma)应为南沙海域大的构造转换面;南沙海域的沉降中心出现在NE向南沙海槽的延伸带上,它和前缘的逆冲推覆体一起成为南沙海域最显著的特征;由逆冲推覆体的构造和地层特征判断其形成于T40(16Ma)后,构造沉降速率拟合曲线也表明,南沙海域在T40(16Ma)-T32(10.2Ma)受到SE端的挤压和负载最强烈,产生宽约200km的相对隆升,并伴生有火山、张裂活动,因此,T40(16Ma)可能是南沙海域区域应力场由伸展向挤压转换的界面;上新世-第四纪(5.3~0Ma)是南沙海域的快速构造沉降期,可能与SE端的挤压强度减弱有关.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enozoic,marine geology,subsidence,tectonics,Nansha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