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多态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的炎症反应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9)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血红素氧化酶1是降解血红素生成胆红素、亚铁及一氧化碳过程的限速酶,具有重要的抗炎功能,其启动子部位GT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可使该基因表达的水平不同,重复序列较短者基因转录活性较高。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炎性标记物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变量对它们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试验,于2003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心血管遗传病学中心完成。对象:22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男179例,女41例,年龄(63.34±9.64)岁。方法:PCR方法和DNA测序仪分析其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启动子部位GT重复序列的长短;于手术前及术后6,24,48,72,96,120h分别测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主要观察指标: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启动子部位GT重复序列的长短;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术前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值显著相关(r=0.48,P<0.0001;r=0.41,P<0.0001),术后3者均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6峰质量浓度与C-反应蛋白峰质量浓度显著相关(r=0.34,P=0.0009),但与纤维蛋白原峰值无明显相关性(r=0.15,P=0.13)。术前C-反应蛋白值在血红素氧化酶1各基因组间存在明显差异,长GT重复序列者比短GT重复序列携带者高[(3.76±0.79),(2.07±0.17)mg/L,P=0.013];术后则各基因型组间水平相似。结论:炎症标志物的水平间存在相关性,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多态只与术前的基础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值有关,提示其可能只影响疾病的慢性炎症状态,从而影响炎性疾病的发生,而非急性炎症反应。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null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