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硬化和非鼓室硬化中耳炎抗氧化能力的差异性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2008)

引用 1|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鼓室硬化和非鼓室硬化中耳炎患者在抗氧化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nse,CAT)活性及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方面的差异,以进一步探讨鼓室硬化形成的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56例(56耳)中耳炎、中耳炎后遗症手术患者资料,分成两组:鼓室硬化组26耳,非鼓室硬化组30耳.测定所有患者血浆、红细胞中SOD、CAT活力及血浆、中耳组织中MDA浓度.结果 分析用秩和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血浆中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鼓室硬化组中耳组织中MDA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中SOD和CAT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鼓室硬化组血浆中的SOD和CAT活力较非鼓室硬化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鼓室硬化组术前的听力平均值与其各检测项目所测得的MDA、SOD、CAT值均不存在相关(P>0.05).结论 鼓室硬化患者可能存在局部氧自由基浓度增高和抗氧化物质活性降低的情况.局部氧自由基浓度增高,血液抗氧化物质无法进入中耳组织,可能是形成鼓室硬化的病理基础.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atalase(CAT),Superoxide dismutase(SOD),Malondialdehyde(MDA),Tympanoselerosi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