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2006)

引用 4|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总结胰管内乳头状黏性肿瘤(IPMN)的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7月底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38例胰管内乳头状黏性肿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结果本组38例IPMN,男23例、女15例;平均64.1岁±10.7岁(41~8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和腹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2例;胰体尾和脾切除术3例;全胰切除术1例;活检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全组主胰管型15例、分枝胰管型14例、混合型1例,分型不明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胰管扩张(平均4.6 mm).按肿瘤侵袭性分,侵袭性组30例,非侵袭性组8例(良性、交界性和原位癌).侵袭性IPMN与非侵袭性IPMN相比血清CA19-9值明显较高.全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8.5个月.侵袭性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6.1个月;1、2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4%、31%和21%.非侵袭性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4.3个月,1和2的生存率分别为58%和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TNM分期,全组34例恶性肿瘤中,0期6例,Ⅰ期15例,Ⅱ期9例,Ⅲ期4例.0期、Ⅰ期、Ⅱ期、Ⅲ期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1.3、27、9.1和8.9个月(P=0.0124).结论胰管内乳头状黏性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胰管扩张是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侵袭性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血清CA19-9明显升高.不同TMN分期间的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生存率有明显差异.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Prognosis,Therap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