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血细胞静脉输注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S-100蛋白的作用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6)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人脐血细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行为学改善以及对血清脑特异性蛋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2005-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择2003-10/2004-12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妇产科住院的80例健康足月妊娠产妇,非高危妊娠,正常顺产,新生儿四肢活动良好,由产妇及家属填写知情同意书,用于脐血的采集.②选取清洁级11~13个月的老龄SD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人脐血细胞治疗组,30只/组.③模型对照组、人脐血细胞治疗组大鼠以改良的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处理步骤相同,但不进行椎动脉烧灼和颈总动脉夹闭.人脐血细胞治疗组在造模后3 h内通过尾静脉注射给予人脐血细胞,浓度为3×109 L-1,注射500μL.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④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2,4,8周采用电脑控制穿梭箱系统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10只/时相点.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蛋白含量.结果:实验选取11~13月龄的SD大鼠9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前后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结果:造模前各组大鼠主动回避反应百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2,4,8周,模型对照组、人脐血细胞治疗组主动回避反应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但人脐血细胞治疗组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②造模后各组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检测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脐血细胞治疗组术后2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显著降低(P<0.05),术后4,8周明显升高(P<0.05).③造模后各组大鼠血清S-100蛋白含量检测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脐血细胞治疗组术后各时相点S-100蛋白血清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基本相似(P>0.05).结论:静脉输注人脐血细胞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行为学指标,提示人脐血细胞治疗对脑组织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null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