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s病介入术后甲状腺细胞凋亡因子的表达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07)

引用 2|浏览1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Graves病(GD)介入治疗前后凋亡调节蛋白Fas、FasL、Bcl-2、Bax、P53表达改变,了解GD介入治疗术前、术后凋亡因子表达情况及凋亡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15例CD患者的150 μmPVA微粒及平阳霉素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于术前、术后44例次成功穿刺甲状腺取标本行切片免疫组化分析,其中术前15例次、栓塞术后1年内16例次、术后1年以上13例次.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积分法检测GD患者Fas、FasL、Bcl-2、Bax及P53表达情况.结果 ①术后15例中9例停药6个月以上无复发,为长期缓解,6例少量抗甲状腺药物(ATD)维持(用药量<术前用药量的1/4,甲状腺功能正常)为好转.②Fas和FasL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均高于术前GD甲状腺组织(P<0.05).③术后1年内组与术前组Bax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均较强(两组比较,P>0.05),但术后1年以上Bax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高于术前组(P<0.05);Bcl-2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术前术后均无明显差别.④术后P53阳性细胞数及着色程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D后促凋亡基因Fas、FasL、Bax及P53表达增强,抗凋亡因子Bcl-2表达无增强.表明GD介入栓塞治疗是从甲状腺腺体细胞凋亡调节的水平发挥了有效的治疗作用.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poptosis,Graves' disease,Immunohisto-chemistry,Interventional therap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