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与EGFR表达关系的探讨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0)

引用 2|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与EGFR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7年1月至2004年1月2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理特征及随访结果,并将200例病例对应的石蜡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的表达,进行乳腺癌分子分型.检测EGFR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200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42例(21.00%),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等病理参数的分析中,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布无明显差异,而在绝经状态及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分析中,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17例死亡(生存率59.52%),非三阴性患者26例死亡(生存率83.5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EGF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率较高(69.05%),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表达EGFR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较短.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其与常规的乳腺癌预后相关因素缺乏特定联系,患者预后差.EGF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并为临床提供了治疗的靶点.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EGFR,Prognosis,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