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HIV/AIDS流动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 Zhonghua liuxingbingxue zazhi(2022)

引用 1|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例(HIV/AIDS)流动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纳入凉山州2020年有随访记录的28 772例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流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流动的相关因素,绘制HIV/AIDS流入地的疫情地图。结果:28 772例HIV/AIDS中,2020年发生流动的占20.89%(6 010/28 7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流动的促进因素包括15~24岁年龄组(相比于0~14岁年龄组, OR=2.74,95% CI:2.04~3.69)、彝族(相比于汉族, OR=2.44,95% CI:2.19~2.72)、初中文化程度(相比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 OR=1.25,95% CI:1.14~1.38)、未婚(相比于已婚, OR=1.29,95% CI:1.20~1.39)、职业为商业服务(相比于农民, OR=1.96,95% CI:1.31~2.92)、抗病毒治疗时间<1年(相比于抗病毒治疗时间>3年, OR=1.42,95% CI:1.26~1.61)、最近1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4)>500个/μl(相比于CD4<200个/μl, OR=1.15,95% CI:1.03~1.29)。地理分布结果显示,2020年HIV/AIDS在四川省内流入地以西昌市(13.26%,797/6 010)和成都市(10.12%,608/6 010)为主,在四川省外流入地以广东省(18.19%,1 093/6 010)和浙江省(7.67%,461/6 010)为主。在凉山州内流动、四川省内及凉山州外流动、四川省外流动的分别占27.67%(1 663/6 010)、15.34%(922/6 010)和56.99%(3 425/6 010)。 结论:应关注凉山州HIV/AIDS的流动特征,根据HIV/AIDS特征进行人群分类管理,在HIV/AIDS流动时,及时获取HIV/AIDS工作和居住地发生变化的信息,做好流动HIV/AIDS的转介和管理工作,减少该人群的失访和干预难度。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HIV/AIDS,Migration,Related factor,Case management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