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402名地震灾后帐篷临时居住者焦虑状况调查

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8)

引用 1|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5·12"大地震1个月后帐篷临时居住者焦虑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油市4个乡镇13个安置点临时居住于帐篷内的18岁以上居民,每个帐篷或家庭不超过1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成功调查402名,比较不同人群SAS标准分的差别,运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地震灾后焦虑人群相对非焦虑人群更特异的症状特征.结果 地震灾后帐篷居住者焦虑率为22.1%(89/402).较大年龄组比较小年龄组焦虑程度高(F=7.03,P<0.01),其中50岁以上(42.85±11.15)分,40~49岁(41.57±10.30)分,30~39岁(37.99±9.66)分,18~29岁(36.62±9.92)分.女性[(43.13±10.45)分]比男性[(36.80±9.88)分]焦虑程度较高(t=-6.09,P<0.01).SAS量表中较为常见的症状是焦虑感受(79.4%,319/402)、乏力(68.2%,274/402)、惊恐(65.7%,264/402)、睡眠障碍(65.4%,263/402)、不幸感(65.2%,262/402)、不能静坐(59.7%,240/402)、害怕(58.2%,234/402).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发疯感(t=5.37,P<0.01)、手足颤抖(t=5.33.P<0.01)、呼吸困难(t=4.28,P<0.01)、不幸感(t=3.87,P<0.01)、头痛(t=3.85,P<0.01)、面部潮红(t=3.48,P<0.01)、乏力(t=3.27,P<0.01)、头晕(t=2.79,P<0.01)、尿意频数(t=2.41,P<0.05)、静坐不能(t=2.31,P<0.05)等10项症状焦虑人群比非焦虑人群高.结论 地震后帐篷临时居住者焦虑率高于一般人群.须特别关注年龄大、女性和出现发疯感、手足颤抖、呼吸困难等10项特异症状的人群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suicide prevention,human factors,injury prevention,occupational safety,ergonomic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