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流行与控制

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3)

引用 15|浏览7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流行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提供对策、依据与参考.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SARS流行病学及控制措施等相关资料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目前追溯到首例发病日期为2002年11月16日,家庭聚集发病5例;2003年1月2日,河源市为全国最早正式报告SARS病例的城市.至2003年6月15日止,广东省共有15个地级市报告SARS病例1 511例,全省报告发病率为1.77/10万,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的5个城市(佛山、广州、深圳、中山及江门),占病例总数的95.97%,广州市报告病例最多,占病例总数的85.81%;报告死亡数为58例,报告死亡率为0.07/10万,病死率为3.84%.发病高峰出现在1月28日至2月26日(占病例总数的50.69%),单日发病例数最多的为2月8日,共55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20~49岁),占65.86%.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有明显的医院和家庭聚集现象,医务人员的聚集性病例占病例总数的19.38%,家庭聚集性病例占12.04%.早期135例无明确接触史的社区散发患者中,从事与动物相关职业者11例,占8.14%.潜伏期为1~12 d,中位数为4.5 d.实行严格的SARS疫情监测报告制度,落实预防控制SARS的各项指引,切断SARS从患者到健康人的传播链,强化医院感染控制的技术指导和落实,做好消毒和个人防护工作是主要的控制措施.结论切断SARS从患者到健康人的传播链是控制SARS流行的关键;重点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一些研究结果支持SARS病原可能来源于动物的假设.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