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5-2012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分析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 Zhonghua liuxingbingxue zazhi(2013)

引用 3|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系统分析2005-2012年上海市猩红热发病特征及健康人群A组链球菌(GAS)携带状况,探讨健康人群GAS监测和组合模型预测技术在猩红热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分析上海市猩红热的流行特征.构建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组合模型,对猩红热月度报告发病率进行分析和预测.采用GAS分离培养、菌型鉴定试验、emm分型和超抗原基因检测技术,监测猩红热流行期间健康人群GAS携带状况,并计算GAS标准化带菌率.结果 2005-2012年上海市共报告猩红热病例9410例,以散发为主,发病呈现季节性和周期性.2011年报告发病率达到高峰,年均报告发病率6.012/10万,患者以4~8岁年龄段托幼儿童和学生为主,郊区人群发病率显著高于市区,发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ARIMA模型、ARIMA-GRNN组合模型和ARIMA-BPNN组合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MER)分别为0.268、0.432和0.131.使用预测效果最优的ARIMA-BPNN组合模型进行预测,2013年1-6月上海市猩红热月度发病率将波动在0.446/10万至3.467/10万.2008年和2010年上海市<15岁社区健康人群未发现GAS带菌者,而2012年带菌率为1.180%,标准化带菌率为1.092%.2012年分离获得18株GAS,其中15株为emm 12.0型(83.33%).结论 上海市猩红热报告发病率将继续小幅上升.社区健康人群GAS带菌率监测和组合模型预测技术可用于猩红热的早期预警.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