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超声法和传统方法处理病理组织制片效果的比较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2019)

引用 2|浏览26
暂无评分
摘要
在常规外检工作中,需要对离体组织进行福尔马林固定、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和浸蜡四个步骤,使组织细胞在形态学和成分上保持与活体状态相似,以便于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传统组织处理法耗时长,一般约需 12 h 以上[1].为缩短组织处理的时间,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快速组织处理的方法,如 70 年代的微波组织处理法[2]和现在较新的超声组织处理法[3].超声组织处理法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大大提高了组织处理液的渗透能力,同时还改进了快速组织处理过程中操作繁琐和一次性处理样本少等缺点,但其所制切片的效果究竟如何,能否达到传统切片的效果,目前缺乏系统的比较实验.本文将目前较新的全自动超声组织处理方法与传统的组织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该项技术在常规病理技术中的使用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