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11-2013年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及因素分析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 Zhonghua liuxingbingxue zazhi(2017)

引用 9|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探讨艾滋病在该人群中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凉山州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进行资料收集,采用EpiData 3.1软件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采用x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1-2013年监测5 871人,农村未婚青年HIV阳性检出率为3.45%(201/5 833).27.56%(1 607/5 833)的未婚青年有过外出打工史,性行为的发生率为31.72%(1 850/5 833),其中41.46%(767/1 850)发生过偶遇性行为,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仅为3.46%(64/1 850),5.04%(294/5 833)的未婚青年承认吸毒,其中34.35%(101/294)选择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比例高达84.16%(85/101).感染者中外出打工、性行为、偶遇性行为、吸毒及注射毒品的比例均高于非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8.72、104.43、4.20、154.39、55.9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彝族、文盲、外出打工、从未使用和有时使用安全套及共用针具是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形势严峻,性行为发生率高而安全套使用率低,吸毒者中普遍存在注射毒品和共用针具现象,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强的彝族男性感染风险更高.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HIV,Risk factors,Sentinel surveillance,Unmarried youth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