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抗菌治疗对食道下端菌群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2014)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小鼠动物模型,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和用抗生素抗H.pylori治疗对食道下端菌群的影响,分析其与食道下端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45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感染组和治疗组.感染组和治疗组通过灌喂H.pylori建立动物感染模型,治疗组再灌喂奥美拉唑,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根除H.pylori.三组小鼠均在用抗生素处理后同时处死,取食道下端组织提取细菌的DNA,以原核生物16S rDNA V6区通用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发应-变性梯度凝胶技术(PCR-DGGE)检测,用Quantity One1-DAnalysis software对DGGE图谱进行菌群结构分析,并将DGGE图谱上的组间差异条带用16S rDNA V6区引物分别扩增后,DNA测序,BLAST比对鉴定.结果 成功制备了小鼠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用抗生素有效根除了H.pylori感染.小鼠食道下端DGGE指纹图谱分析显示,各组间条带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P>0.001),均匀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聚类分析能很好地在相似性进化树中分开,主成分分析不同组的菌群分别聚集在不同的位置,BLAST比对分析对照组,感染组具有特有细菌.结论 食道下端定植着由大量细菌构成的较稳定的菌群,H.pylori感染与治疗后菌群结构有明显变化.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