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肝VX-2瘤化疗栓塞前后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动态特征及病理机制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2012)

引用 0|浏览5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兔肝VX-2瘤化疗栓塞前后磁共振扩散成像(DWI)价值、动态变化特征及病理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0只,采用开腹下块种植方法建立肝VX-2瘤模型,选择40只模型分成4组并于介入术后不同时间行DWI并对各组肿瘤标本行病理检查,对不同时间、不同部位与不同b值组之间的ADC值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1)当b=100 s/mm2,非介入组、术后6、16、32、48 h组,肿瘤周围ADC值、肿瘤中央ADC值与正常肝ADC值逐渐降低,术后16 h达到最低,然后逐渐升高,各部位不同时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25,P<0.01;F=2.496,P<0.05;F=6.856,P<0.01).(2)介入至术后16 h,肿瘤周围部分与正常肝细胞水肿程度迅速增加;术后16、32与48 h肿瘤周围正常肝细胞水肿程度逐渐降低,肿瘤周围部分细胞水肿程度先轻微下降后继续增加;肿瘤周围部分坏死较术前有所增加.(3)VX-2瘤坏死部分表现为低信号、高ADC值;成活肿瘤部分表现为高信号、低ADC值.结论 化疗栓塞前后DWI能够较好地显示并鉴别肿瘤坏死部分与成活部分;ADC值的变化与术后细胞内水肿、组织坏死及栓塞所引起的微循环障碍的影响等因素相关.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