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患儿脑脊液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2008)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脑脊液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乙脑患儿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脊液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2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而需外科手术的腰麻患儿为对照组。结果乙脑患儿极期轻型、普通型、重型脑脊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分别为(4.78±0.74)ng/L、(6.42±0.84)ng/L、(9.12±0.75)ng/L,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分别为(432.47±124.32)ng/L、(687.43±154.85)ng/L、(952.64±187.54)ng/L;对照组脑脊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为(2.43±0.31)ng/L,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为(235.31±55.26)ng/L。乙脑患儿极期脑脊液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乙脑患儿脑脊液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随临床分型加重而增高(P<0.01)。乙脑患儿恢复期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为(394.76±142.76)ng/L,较极期下降(P<0.01)。结论乙脑患儿脑脊液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呈正相关,且与临床分型相关,检测乙脑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定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及评估患儿的预后。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