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多年冻土区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Huan jing ke xue= Huanjing kexue(2020)

引用 6|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基于长江源区冬克玛底流域2017年6~9月采集的84个地下水样品,分析了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多年冻土区地下水δ18O的变化范围为-15.3‰~-12.5‰,平均值为-14.0‰;δD的变化范围为-108.9‰~-91.7‰,平均值为-100.2‰,与当地大气降水相比,地下水较为富集重同位素;地下水线(LG)的斜率和截距均低于全球和局地大气降水线(GMWL和LMWL),表明地下水在接受降水的补给后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地下水氘盈余(d-excess)变化范围为4.9‰~25.0‰,平均值为11.6‰,低于大气降水平均氘盈余值;地下水同位素与降水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大气降水对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补给作用;不同时期影响地下水同位素的组成和变化因素有所不同,在冻土的冻融前期(气温上升阶段),由于冻土活动层较薄,地下水受气温影响显著.虽然后期气温降低,但冻土活动层厚度依然在增加,此时地下水在土壤中滞留的时间的增加是地下水同位素富集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流域的地形特点、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推断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研究结果能够为长江源多年冻土区的水循环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groundwater,isotopes,permafrost region,recharge sources,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