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4bMO期原发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2013)

引用 0|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cT4bM0期原发直肠癌外科治疗策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3例cT4bM0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整块切除原则选择联合脏器整块切除术作为外科治疗策略,术后辅以化疗,分析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本组患者采用门诊、电话、信访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情况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全组患者行后盆腔脏器切除术20例,全盆腔脏器切除术20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联合脏器切除术9例(联合膀胱局部切除术3例、联合卵巢切除术2例、联合输尿管局部切除术2例、联合阴道后壁部分切除术1例、联合精囊输精管切除术1例),腹会阴直肠癌根治联合脏器切除术4例(联合阴道后壁部分切除术3例、联合骶骨切除术1例).患者均达到R0切除.全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 (5/53).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高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41例、低分化腺癌10例.淋巴结转移24例、淋巴结无转移29例.术后病理检查TNM分期:Ⅰ期4例、Ⅱ期25例、Ⅲ期24例.53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4~116个月),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为57.3%.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无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7.1%和3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74,P<0.05).癌性侵犯和炎性粘连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1.0%和68.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48,P>0.05).cT4bM0期直肠癌Ⅱ期癌性侵犯与炎性粘连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4.6%和85.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8,P>0.05);cT4bM0期直肠癌Ⅲ期癌性侵犯与炎性粘连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8.8%和37.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9,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影响cT4bM0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x2=6.468,6.596,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cT4bM0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3.797,P<0.05).结论 cT4bM0期原发直肠癌外科治疗应首选肿瘤联合脏器整块切除术;淋巴结转移是影响cT4bM0期原发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相同N分期下,cT4bM0期直肠癌只要达到R0切除,癌性侵犯与炎性粘连患者可获得相同预后.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rectal cancer,prognosis analysi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