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显像对多发骨髓瘤与原发不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2015)

引用 2|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对多发骨髓瘤与原发不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18 F-FDG PET/CT显像中表现为多发骨质破坏和(或)骨质代谢异常但未发现骨外恶性肿瘤的患者46例,经随访诊断为多发骨髓瘤26例(男12例,平均年龄55.4岁)、多发骨转移瘤20例(男9例,平均年龄50.2岁).分析患者18F-FDG PET/CT特征及尿本-周蛋白结果,综合形成新的诊断标准(病灶数目≥10处、以溶骨性和混合性骨破坏为主、SUVmax<4.0、尿本-周蛋白阳性,符合2项以上即考虑骨髓瘤可能),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重新评价.数据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骨髓瘤患者人均病灶数为15.8处,骨转移瘤为7.8处;71.8%(296/412)的多发骨髓瘤病灶和28.8% (45/156)的骨转移瘤病灶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前者比例明显高于后者(x2=87.2,P<0.05);骨髓瘤病灶和骨转移瘤病灶SUVmax分别为3.81±2.17和5.82±3.44,前者明显低于后者(t=8.29,P<0.05).依据新诊断标准,18F-FDG PET/CT对骨髓瘤和骨转移瘤的鉴别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5% (23/26)、85.0%(17/20)和87.0%(40/46),其灵敏度明显高于尿本-周蛋白检查[65.4% (17/26);x2=3.90,P<0.05],其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初始PET/CT诊断[10/18与64.1% (25/39);x2=3.99和6.12,均P<0.05].结论 全面分析18F-FDG PET/CT显像中病灶的骨质结构和代谢变化,同时结合尿本-周蛋白更有利于对骨髓瘤和原发不明骨转移瘤进行鉴别诊断.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