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低龄婴儿侵袭性B族链球菌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2016)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3个月内低龄婴儿侵袭性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以评估本地区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要性.方法 以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总出生活产儿为基础队列,无菌部位GBS培养阳性的低龄婴儿(0 ~89 d)为研究对象,通过病案系统逐个查阅病历,填写统一的信息采集表后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根据发病时间,将病例分为早发型感染(出生0~6d)和晚发型感染(出生7 ~89 d).结果 研究期间共62 928例活产儿,确定GBS感染32例;其中早发型感染20例,晚发型感染12例.早发型感染以败血症并肺炎(7例)、败血症并脑膜炎(6例)为主,以气促、呻吟、发绀(13例)及发热(6例)为主要症状,其中12例围生期伴一个或以上的高危因素;晚发型感染以败血症(6例)、败血症并脑膜炎(5例)为主,10例以发热为首发表现,其中4例伴神经系统症状.32株侵袭性GBS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100%敏感,24株(75.0%)对红霉素耐药,14株(43.8%)对克林霉素耐药,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发型感染死亡3例,病死率为15.0%,平均住院时间为15 d(1 ~42 d),1例(5.9%)运动发育落后;晚发型感染无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平均住院时间为31 d(7~ 133 d),1例(8.3%)听力受损.结论 研究期间广州市3个月内婴儿侵袭性GBS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亚洲平均水平,且早发型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及时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对围生期有高危因素者及早经验性用药,并行病原学检查,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