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气腔型浸润性肺小腺癌的CT表现与病理分型的对照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2019)

引用 1|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含气腔型浸润性肺小腺癌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气腔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含气腔型浸润性肺小腺癌患者的影像和病理资料,CT图像分析包括肿瘤及其气腔的影像学特征,病理切片分析包括肿瘤病理亚型及分化程度.肿瘤及气腔CT征象与病理分型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节大小、空泡最大径等计量资料的差异性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正态分布)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节密度与病理亚型及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肿瘤CT表现:肿瘤以周围型病变(46/50)多见,多表现为亚实性结节(37/50),瘤?肺界面常清晰(46/50).肿瘤常伴有分叶征(37/50)、毛刺征(27/50)、空气支气管征(43/50)、胸膜凹陷征(36/50)等恶性征象.结节长短径均值范围7.50~18.12 mm,平均(12.91±2.85) mm.结节密度CT值范围-657.00~73.00 HU,平均(-213.88±206.16)HU.(2)气腔CT表现:气腔以单发(37/50)多见,且以偏心(29/37)分布为主;气腔最大径范围1.00~16.00 mm,平均为(4.23±3.14) mm;≤5 mm气腔35例(70%),>5 mm气腔15例(30%).(3)CT表现与病理分型对照分析:结节密度、气腔个数、结节密度类型在不同病理亚型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结节密度与病理亚型呈正相关(r=0.371,P=0.008).结节密度、结节短径、结节密度类型、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在肿瘤不同分化程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密度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451,P=0.001).结论 浸润性肺小腺癌中含气腔型检出率为12.7%,多表现为周围型亚实性结节,其CT表现与病理分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气腔形成的可能机制为单向活瓣引起的远端支气管扩张,肿瘤破坏肺泡结构所致.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Lung neoplasms,Adenocarcinoma,Tomography,X?ray computed,Pathology,Diagnosi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