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CT定量分析在确定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中的价值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2017)

引用 7|浏览2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能谱CT定量分析在术前确定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类型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经病理证实并行能谱CT扫描的NSCLC患者136例,鳞癌57例、腺癌79例.根据直径>2 cm及≤2 cm分为两组,其中直径>2 cm组共120例,鳞癌50例、腺癌70例,直径≤2 cm组共16例,鳞癌7例、腺癌9例.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中鳞癌和腺癌平扫能谱曲线40~65 keV斜率(K40~65 keV)、有效原子序数(Eff-Z)及钙(水)浓度、动脉期能谱曲线K40~65 keV、碘(水)浓度及水(碘)浓度,并根据肺癌平扫能谱曲线走势进行分型.对满足正态分布的能谱CT定量参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对不满足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利用曲线下面积(AUC)来衡量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采用χ2检验比较鳞癌和腺癌能谱曲线走势分型的差异.结果 直径>2 cm组中,(1)平扫能谱CT定量参数的比较:腺癌K40-65keV、Eff-Z及钙(水)浓度分别为0.69±0.56、7.76±0.19、(4.11±2.93)mg/cm3,鳞癌相应参数分别为0.19±0.23、7.59±0.14、(1.25±1.59)mg/cm3,腺癌均大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000、-6.249,t=-6.884,P<0.01).(2)动脉期能谱CT定量参数的比较:腺癌K40-65keV、碘(水)浓度、水(碘)浓度分别为2.61±1.72、(1.24±0.77)mg/cm3、(1024.46±14.06)mg/cm3,鳞癌分别为2.00±1.79、(0.94±0.86)mg/cm3、(1027.77±9.47)mg/cm3,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082、-2.946、-3.045,P<0.01).(3)对上述参数行ROC曲线分析显示平扫能谱CT定量参数对鳞癌和腺癌的鉴别价值较大,尤其是平扫能谱曲线K40~65 keV,AUC=0.876,鉴别腺癌和鳞癌的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80.0%.(4)平扫能谱曲线走势分型显示Ⅰ型多见于鳞癌,Ⅱ型多见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08,P<0.01).直径≤2 cm组中,腺癌和鳞癌各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能谱曲线走势均表现为Ⅱ型.结论 肺腺癌和鳞癌具有不同的能谱CT定量参数,能谱CT成像对直径>2 cm的NSCLC病理分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