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在圆锥角膜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Optometry & Ophthalmology(2013)

引用 0|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期圆锥角膜和亚临床期圆锥角膜与正常角膜的形态变化以及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在圆锥角膜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根据Rabinowitz诊断标准将35例圆锥角膜患者分成临床期圆锥角膜组16例(16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组19例(19眼),并选取有近视散光的患者29例(29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测3组患者的角膜前表面形态学参数:表面变异指数(ISV)、垂直不对称指数(IVA)、圆锥角膜指数(KI)、中央圆锥角膜指数(CKI)、高度不对称性指数(IHA)、高度离心指数(IHD)、最小曲率半径(Rmin)和不规则指数(ABR).利用方差分析、Dunnett-t检验和受检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方法对各参数进行比较研究,最终利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方法构建临床期圆锥角膜和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模型.结果 角膜前表面形态学参数在临床期圆锥角膜组、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期圆锥角膜组、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组中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均接近于1,说明其诊断准确性较高,并且分别得出临床期圆锥角膜和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诊断界值:ISV为39和22.4,Rmin为6.765和7.11,KI为1.085和1.045.应用PLS方法构建临床期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模型:Yhat=8.231+0.006 ISV+ 0.843 IVA+ 0.869 KI-3.186 CKI-0.010 IHA+ 0.679IHD-0.649 Rmin-0.057 ABR.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早期诊断的PLS模型:Yhat=7.861-0.563 Rmin+0.018 ISV+ 0.390 IVA-3.281 KI+ 0.571 CKI-0.010 IHA+ 0.727 IHD-0.009 ABR.结论 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对临床期圆锥角膜及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