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停止后复发、转移的诊治分析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ncology(2018)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胃肠间质瘤(GIST)完整切除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停止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诊治的80例完整切除肿瘤后,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1年以上并已停药的原发GIST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相关临床指标、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17例出现停药后复发、转移,中位复发时间为12个月,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复发、转移部位分别为肝脏转移9例、腹膜转移5例、局部复发3例.本组17例复发、转移患者9例接受单纯伊马替尼治疗,其中6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随访期间7例继发耐药,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5个月(95% CI为15~5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9个月(95% CI为30 ~ 68个月);7例接受手术联合伊马替尼治疗,随访期间4例继发耐药,疾病控制良好,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1个月(95% CI为6~5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剩余1例放弃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x2=4.120,P=0.042)、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x2=7.513,P=0.006)和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 (x2 =6.575,P=0.010)是影响GIST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停止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HR=3.787,95% CI为1.126~12.732,x2 =4.631,P=0.031)是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停止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IST患者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停止后发生肿瘤复发、转移无特异临床表现.较之胃来源GIST,非胃来源的GIST停药后复发风险更高.单纯伊马替尼或手术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对停药后复发患者均有可靠疗效.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