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网络拓扑属性的改变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2019)

引用 4|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网络拓扑属性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41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确定性纤维追踪技术构建全脑白质结构网络,运用图论分析方法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脑白质结构网络拓扑属性的特点;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全局、节点属性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全脑白质结构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脑白质网络的全局拓扑属性存在异常:最短路径长度显著增加(t=7. 95,P=0. 0001);全局效率(30. 83±16. 08,8. 25± 6. 13;t=-9. 81,P=0. 002)、聚类系数(0. 03± 0. 01,0. 02± 0. 01;t=-4. 48,P=0. 0003)、平均聚类系数( t=-8. 28,P=0. 002)、小世界属性(3. 92± 0. 79,2. 79± 0. 56;t=-7. 82,P=0. 001)显著降低(P<0. 005,FDR校正);精神分裂症患者扣带回(t=-4. 11,P=0. 000),枕上回(t=-6. 05,P=0. 002),颞上回(t=-10. 46,P=0. 001),颞中回(t=-10. 38,P=0. 000),丘脑(t=-6. 10,P=0. 000)和壳核(t=-8. 38,P=0. 000)的节点效率显著降低(P<0. 005,FDR校正).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组脑结构网络的全局拓扑属性、节点效率与临床症状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Eglob:r=-0. 14, P=0. 279;Eloc:r=-0. 06,P=0. 628;Lp:r=0. 28,P=0. 031;Cp:r=0. 27,P=0. 043;λ:r=-0. 18,P=0. 166;γ:r=-0. 29,P=0. 026;σ:r=0. 26,P=0. 048;nEglob:r=0. 36,P=0. 005;nEloc:r=0. 02,P=0. 9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结构网络存在全局拓扑属性的异常;皮层-纹状体-丘脑环路脑区的节点效率显著降低.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Schizophrenia,White matter,Topological properties,Graph theoretical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