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2016)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检验质量指标的室间质量评价方案并开发软件平台,用于开展相应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043-2012(ISO/IEC 17043:2010, IDT)“合格评定能力验证通用要求”中常见能力验证计划类型中的模式3(解释性),并通过开发的Clinet-EQA平台系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全国28个省份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调查下发调查表。要求参与实验室统计2015年4月一个月的数据,并通过Clinet-EQA在线回报结果。数据收集后按照生化、免疫、临检和微生物专业分别统计参与实验错误率均值、中位值、第5百分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和第95百分位数。另外还使用西格玛度量来评价实验室质量。同时,将质量指标调查结果的第25百分位西格玛值和第75百分位缺陷率设为初步的质量规范,以帮助实验室评估自身性能。结果以标本类型错误率为例,共有4771家实验室参加了此次调查。在调查的四个专业中,免疫学标本类型总体错误率(0.01%,6σ)最低,其次为生化(0.06%,4.7σ)和临检(0.06%,4.7σ),而微生物学则最高(0.33%,4.2σ)。参与调查实验室可获取各专业标本类型错误率报表,以了解实验室自身西格玛水平、实验室所在省份西格玛水平分布和全国西格玛水平分布。生化、免疫、临检和微生物标本类型错误率的初步质量规范分别为0.08%(4.6σ),0.03%(5σ),0.09%(4.6σ)和0.43%(4.1σ)。结论建议各临床实验室建立适合自身的质量指标体系的同时积极、持续地参加质量指标的室间质评计划,从而不断推进自身质量水平。(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433-437)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