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屈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高危/难治性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侵袭性NK/T细胞淋巴瘤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8)

引用 1|浏览1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克拉屈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高危/难治性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侵袭性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治疗的2例高危/难治性AML患儿及1例侵袭性NKTCL患儿为研究对象.对于高危/难治性AML患儿,采用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米托蒽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LAG-M)方案治疗,即d 2~6静脉滴注克拉屈滨5 mg/(m2·d),d 2~6静脉滴注阿糖胞苷2 g/(m2·d),d 2~4静脉滴注米托蒽醌10 mg/(m2·d),d 1~6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5 μg/(kg·d).对于侵袭性NKTCL患儿,采用克拉屈滨+阿糖胞苷方案治疗,即d 1~5静脉滴注克拉屈滨5 mg/(m2·d),d 1~5静脉滴注阿糖胞苷500 mg/(m2·d).回顾性分析3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征得受试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于治疗前与其签署临床治疗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患儿1为女性,16岁,临床诊断为高危/难治性AML M5.患儿1接受CLAG-M方案诱导治疗1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未见白血病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骨髓微小残留病变(MRD)为1.37%,MLL-AF9融合基因定量检测结果为0.但是,该例患儿在后续巩固治疗中,因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导致的颅内出血而死亡.②患儿2为女性,6岁,临床诊断为高危/难治性AML M2.患儿2接受CLAG-M方案诱导治疗1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未见白血病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骨髓MRD为0.81%;接受CLAG-M方案治疗第2个疗程后,骨髓MRD<0.001%.随后,患儿2接受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迄今移植后无事件生存时间已达2年.③患儿3为男性,4岁,因“皮肤破损5月余”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临床诊断为侵袭性NKTCL.患儿3接受克拉屈滨+阿糖胞苷治疗1个疗程7d后,未再出现新皮疹;20 d后,皮肤出血、溃烂明显减轻,鼻翼、躯干及四肢破损皮肤约80%结痂,鼻翼处皮肤破损范围约缩小50%;40 d后,50%~60%躯干、四肢破损皮肤愈合,达到部分缓解.患儿3最终带瘤进行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个月,骨髓细胞形态学复查结果为完全缓解,骨髓MRD<0.001%.移植后2个月,患儿3侵袭性NKTCL复发,对其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1次,肿瘤负荷未再增多.迄今,患儿3移植后带瘤生存时间已达1年.④3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Ⅳ度骨髓抑制及不同程度感染,经对症及抗感染治疗后,上述症状均被控制.结论 CLAG-M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方案治疗部分高危/难治性儿童AML及侵袭性NKTCL有效,是此类患儿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有效桥接手段.防治感染是这2种方案治疗高危/难治性AML及侵袭性NKTCL患儿成败的关键.由于本研究仅为回顾性病例研究,应用克拉屈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高危/难治性儿童AML及侵袭性NKTCL的疗效,仍有待大样本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ladribine,Cytarabine,Leukemia,myeloid,acute,High risk/refractory,Invasive natural killer/T cell lymphoma,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Infection,Child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