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初次诊断时免疫功能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2016)

引用 0|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观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初次诊断时免疫功能状况,探讨相同年龄段、不同临床分期、单双眼 RB 患儿是否存在免疫水平的差异,为进行 RB 的免疫调节和支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84例 RB 患儿,RB 的诊断标准、分期及临床危险度分组均参照 RB 国际分类系统。检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血液中细胞免疫,包括总 T 淋巴细胞、辅助性 T 淋巴细胞、抑制性 T 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百分比及辅助性 T 淋巴细胞/抑制性 T 淋巴细胞比率(CD4+/CD8+)。结果(1)体液免疫方面:<1岁者 IgA 水平较正常明显下降(<0.0667 g/L),随着年龄增长,IgA 水平逐渐恢复至正常,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患儿年龄、临床分期、单双眼受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细胞免疫方面:不同临床分期中,单眼:<1岁及>3岁患儿 E 期较 A ~D 期 CD4+/CD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3、0.031);双眼:1~3岁和>3岁患儿 E 期较 A ~D 期 CD4+/CD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6、0.046),1~3岁患儿 E 期较 A ~D 期辅助性 T 淋巴细胞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0)。相同临床分期:>3岁患儿 E 期双眼较单眼 CD4+/CD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7)。结论 RB 患儿免疫功能有变化,特别是细胞免疫水平,可能与发病、病情进展有关;监测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预后和指导使用相应免疫调节药物有指导意义。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