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似物初始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毒学及并发症的影响: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Ajuan Zeng,Huiguo Ding,Yulan Liu, Disease Hepatobiliary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2015)

引用 3|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价核苷(酸)类似物初始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全国18所医院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09例,按照其所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分成恩替卡韦组(161例)与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组(48例,其中拉米夫定单药22例,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26例).随访12个月,每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HBV DNA水平、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恩替卡韦组的Child-Pugh评分分别为7.91±2.05和5.75±1.72,后者低于前者(t=10.130,P<0.01);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组的Child-Pugh评分分别为8.08±2.23和5.85±1.44,后者低于前者(t=5.480,P<0.01);两组间不同时间点的Child-Pug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HBV DNA不可测发生率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治疗后12个月,恩替卡韦组的HBV DNA不可测发生率为91.0%(61/67),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组的为87.5%(35/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恩替卡韦腹水发生率分别为59.4%(82/138)和15.0%(12/80),后者低于前者(x2=40.740,P<0.01);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组腹水发生率分别为62.2%(28/45)和8.1%(3/37),后者低于前者(x2 =25.290,P<0.01).治疗后12个月,恩替卡韦组与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26.6%(33/124)和25.0%(7/28),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2.5%(1/40)和1/19,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和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两组的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恩替卡韦,以及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相似的效果和安全性,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临床观察.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Liver cirrhosis,Hepatitis B virus,Entecavir,Complication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