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MRI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药物治疗随访中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2020)

引用 2|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在大脑中动脉(MCA)斑块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及非急性期药物治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及脑外科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因MCA粥样硬化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住院并行HR-MRI管壁成像检查患者,根据患者最近一次症状到HR-MRI检查时间将患者分为急性卒中组与非急性卒中组,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接受抗血小板药物及强化降脂治疗,并进行HR-MRI随访复查。HR-MRI扫描序列包括T 2WI、T 1WI、增强T 1WI,同时行常规头颅T 2WI、DWI扫描,将治疗前后的HR-MRI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比较各组责任血管管腔狭窄率、斑块强化率、斑块体积及斑块负荷变化差异及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生化指标变化差异;采用χ 2检验对比急性卒中组及非急性卒中组患者脑缺血事件复发差异。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例责任血管为MCA的急性卒中患者,20例非急性卒中患者。急性卒中组平均随访时间(671.71± 522.86)d,药物治疗后管腔狭窄率( P=0.039)、斑块强化率( P<0.001)、斑块体积( P=0.024)、斑块负荷( P=0.031)均较基线明显好转,神经系统功能NIHSS评分( P<0.001)较基线明显改善,12例随访后进行血脂检查的患者总胆固醇(TC)( P=0.0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P=0.047)较基线明显降低。非急性卒中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95.35±555.90)d,随访后HR-MRI图像斑块变化:管腔狭窄率、斑块体积、斑块负荷均较基线稍减小,斑块强化率稍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神经系统功能NIHSS评分较基线变化不明显( P>0.05),7例随访后进行血脂检查患者TC、甘油三酯(TG)、LDL-C变化较基线无明显变化( 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基线升高( P=0.02)。随访期间两组患者颅脑DWI图像均未发现复发新鲜脑梗死灶,急性卒中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复发6例,非急性卒中组患者TIA复发5例,两组TIA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229, P=0.632)。 结论:HR-MRI可作为MCA粥样硬化斑块药物治疗随访的重要评估方法,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抗血小板及强化降脂治疗后MCA责任斑块体积及斑块负荷减小、斑块强化减低,而非急性期患者斑块治疗后变化不显著。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therosclerosi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troke,Follow-up studie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