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纵隔占位的超声及超声造影灌注特征探讨

Chinese Journal of Ultrasonography(2016)

引用 1|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前纵隔常见的淋巴瘤及胸腺瘤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类型相比较,总结超声及超声造影的特征.方法 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收集于本院超声造影检查并获得病理诊断的24例前纵隔占位患者(11例纵隔淋巴瘤,5例胸腺癌,8例胸腺瘤),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参数、超声造影灌注特征及造影微血管模式,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影像表现及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淋巴瘤与胸腺瘤的病灶形态及内部回声特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显示,淋巴瘤与胸腺瘤间病灶内微血管显示率、动脉期增强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胸腺癌的动脉期增强模式、病灶内坏死显示状态率与胸腺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时间强度曲线显示,淋巴瘤的造影剂上升时间(RT)早于胸腺瘤,造影剂强度半降时间(HTWo)晚于胸腺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侵袭性胸腺瘤的造影剂到达时间(AT)晚于非侵袭性胸腺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超声对前纵隔占位评价的基础上,超声造影可进一步对肿瘤内部微血管形态、血流灌注状态进行分析,对于纵隔肿瘤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