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狭窄血运重建术前的评估价值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2019)

引用 5|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T1WI三维变动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 T1w?SPACE)序列的颈部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血运重建术前的评估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超声检查提示颈动脉狭窄(单侧或双侧血管狭窄率>50%)拟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或颈动脉支架治疗术(CAS)治疗的84例有症状的患者,其中31例接受了CEA治疗,53例接受了CAS治疗.84例患者均进行了3D T1w?SPACE检查,接受颈动脉CAS治疗的53例患者同时行DSA检查.在3D T1w?SPACE和DSA图像上进行血管狭窄率、斑块长度测量及有无溃疡判定,在3D T1w?SPACE和病理标本上进行斑块成分分析(分为斑块内出血、富脂质核和钙化).计算Spearman秩相关系数评价3D T1w?SPACE与DSA间狭窄率测量结果的相关性,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3D T1w?SPACE与DSA间测量结果的信度;使用Bland?Altman图法比较3D T1w?SPACE与DSA二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计算3D T1w?SPACE诊断斑块成分及溃疡的一致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以DSA结果为金标准,3D T1w?SPACE测量管腔狭窄率与DSA结果相关性好(r值分别为0.984,P<0.01),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信度高,ICC(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8 (0.96~0.99).Bland?Altman图提示对于病变长度的测量,两种成像方法具有较强的一致性,95.77% (68/71)的点位于一致性区间内.与DSA对比,3D T1w?SPACE诊断溃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和95.1%.与斑块病理对比,3D T1w?SPACE诊断斑块内出血、富脂质核和钙化的一致率分别为85.7%、82.1%、92.9%;诊断斑块内出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和75.0%;诊断富脂质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80.0%;诊断钙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1.3%和100.0%.但是,3D T1w?SPACE测得的病变长度与DSA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3D T1w?SPACE序列的颈部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准确易行,是颈动脉狭窄血运重建术前的准确评估手段.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