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中部赫斯海隆(Hess Rise)晚第四纪以来生源组分与粉尘输入的关系及其变化机制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18)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对海洋生产力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大洋碳库的变化,粉尘输入则是影响海洋生产力的重要因子.对德国S0202-INOPEX航次在北太平洋中部赫斯海隆(Hess Rise)钻取的S0202-37-2孔0~251 cm沉积物样品进行了XRF元素扫描,碳酸钙、生物硅、有机碳、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a bulloides和Globorotalia inflata氧碳同位素的综合分析,以期探讨该区域的生源组分特征及粉尘输入的变化历史.该孔的地层年代框架基于其浮游有孔虫G.inflata-δ 18O、G.bulloides-δ 18O与H3571孔G.inflata-δ180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LR04-δ18O的对比.结果显示,该孔XRF-Ti/Ca值所代表的陆源粉尘输入强度变化与生物硅含量显著相关,指示粉尘输入刺激了海洋生产力的提高,并呈现出间冰期增强、冰期减弱的特点.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冰期时西风带南移远离物源区,导致粉尘输出减少,西风急流的经向移动控制了该区域海洋生产力的变化.尽管冰期时全球粉尘输出是增多的,但是西风急流的位置变化使得该区域的粉尘沉积记录与其他地区不完全相同.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