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保护的研究

Molecular Cardiology of China(2016)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10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Ⅱ级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50%,冠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50):对照组(5cmH2O<CVP<1 2cmH2O)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CVP4~5cmH2O).于术前和术后第一天采集肘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cTnⅠ)水平;术前和术后第3天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记录机械通气时间、C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并发症包括:严重低血压、心源性休克需主动脉球囊反搏、心律失常、死亡.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第一天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与对照组相比,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术后第一天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LVEF升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CCU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病人术后除了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P<0.05)之外,其余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G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心肌损伤,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日.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