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现今应力场特征及成因分析

Mineral Exploration(2018)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基于国际开放地震数据库(Global CMT),统计了云南地区1976-2015年期间66组震级(Mw)≥4.8的震源机制数据.通过TENSOR程序反演震源机制的简化应力张量发现:云南地区应力机制以走滑型(SS)为主,占66.7%;其次为正断型(NF),占22.7%,且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西北断裂附近.将66组震源机制数据按区域分为4个次级区块分别联合反演,其结果显示:云南西北地区拉张作用显著,最大主应力方向为WNW-ESE和NNW-SSE;云南西南、东北地区以挤压作用为主,最大主应力方向分别为NNE-SSW和NW-SE;云南东南地区板块相对稳定,基本没有中强震发生.以震源机制反演结果为约束,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了研究区连续应力场变化特征,即具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喜马拉雅东部构造特殊的下地壳和上地幔物质使得云南地区成为印度板块向北推进的优势通道,进而挤压应力向东南偏转形成旋转的应力场.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