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光敏毒性作用及机制

Food Science(2019)

引用 2|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天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普遍存在于食药用胶质菌中,其潜在危害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本研究探讨DBP的光敏毒性作用及机制.通过对雄性大鼠灌胃染毒(2000 mg/kgmb DBP)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DBP在大鼠体内分布和代谢情况;此外,检测大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细胞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变化;同时,对大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的病理切片进行观察.药代动力学实验发现日光能促进DBP转化为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ono-n-butylphthalate,MBP),其中肝脏和肾脏中MBP含量高于其他器官.MBP可以明显升高大鼠肝脏和肾脏中ROS和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和SOD活力,表明MBP会诱导大鼠肝脏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早期的肝脏损伤.病理切片表明光照能增强MBP对大鼠肝脏和肾脏细胞的损伤程度.结论:DBP是光敏毒性物质,其在食品及包装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