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孔隙结构对高比容量硅/碳负极性能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Rare Metals(2020)

引用 1|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通过控制高比容量硅碳负极(1100 mAh ·g-1)极片压实密度、引入不同尺寸的造孔剂,构筑电极的孔隙结构.采用压汞法(MIP)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极片的孔隙率、孔径大小和孔径分布对高比容量硅碳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电极的孔隙率控制在46.2%时,高比容量硅碳负极电极的循环性能较优,循环50周后仍保持765 mAh·g-1的可逆比容量.进一步通过引入不同尺寸的造孔剂碳酸铵((NH4)2CO3),优化电极的孔径大小和分布.当造孔剂碳酸铵的颗粒尺寸分布在10 μm左右、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时,构筑的高比容量硅碳负极电极的循环性能较优,循环50周后仍保持955.7 mAh ·g-1的可逆比容量,大大提升了电极的循环稳定性;通过孔隙结构的控制,电极保持较好的倍率性能,1.0C倍率下仍保持1032.6 mAh ·g-1的较高可逆比容量.将利用造孔剂优化过孔隙结构后的高容量硅碳负极应用于2安时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中,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的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