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注聚油藏残余油类型及影响因素实验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2018)

引用 1|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摸索渤海早期注聚驱油田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为后续挖潜提供帮助,基于储层薄片、压汞等实验资料制作非均质微观孔隙刻蚀模型,对早期注聚后的残余油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开展室内微观驱替实验.围绕注入速度和注入体系两大影响因素,分别设计了水驱、早期注聚低浓度聚合物驱、早期注聚高浓度聚合物驱、早期聚表二元复合驱等4种注入体系分别在低速驱替和高速驱替两种情况下的8个非均质微观模型实验方案.分析了注入速度和注入体系对膜状残余油、Y状残余油、柱状残余油和簇状残余油分布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注入体系中,簇状残余油受注入速度影响最大,在水驱和早期注聚低浓度聚合物驱中,提高注入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波及系数,减少残余油分布,而在早期注聚高浓度聚合物驱及二元复合驱中,注入速度提高对残余油形态及分布影响不明显;在不同注入体系驱替后,残余油主要形态均不同,在低注入速度下,不同体系对降低簇状残余油影响依次为:聚表二元复合驱>高浓度聚驱>低浓度聚驱>水驱.通过微观孔隙模型研究早期注聚条件下剩余油富集规律及主控影响因素,可为早期注聚驱油研究提供支持.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