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9)

引用 1|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明确不同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设置行株距30 cm×8 cm(D1)、30 cm×10 cm(D2)、30 cm×12 cm(D3)、30 cm×14 cm(D4)、30 cm×16 cm(D5)五个密度水平,分析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1、D5处理相比,D2和D3处理均显著增加了产量,分别实现了13.5% ~14.6% 和9.5% ~10.4% 的产量增幅,其中以D2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的增产途径是提高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抽穗前叶面积指数,增加了抽穗期前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生物产量,增强了抽穗期茎鞘干物质生产及转运能力.综合分析表明,适当密植能够增加产量,促进水稻光合物质生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