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洛氏鱥生长、饲料利用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8)

引用 1|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碳水化合物对洛氏鱥(Rh ynchoc ypris lagowskii Dybowski)生长、饲料利用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洛氏鱥幼鱼((7.64±0.04) g/尾)为研究对象,配制5种等氮(360.0g/kg)、等脂肪(60.0 g/kg)及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0.0%(对照组),10.0%,16.0%,22.0%和28.0%的试验饲料,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测算洛氏鱥生长性能指标,并采用国际标准方法测定洛氏鱥肌肉主要营养成分,采用试剂盒测定洛氏鱥肝胰脏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的活性.[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洛氏鱥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均随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16.0%碳水化合物水平组最高,其洛氏鱥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折线回归模型拟合得出,当体质量增加率达到最大时,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最适水平为15.84%;当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时,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最适水平为15.94%.28.0%碳水化合物水平组洛氏鱥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除10.0%和16.0%碳水化合物水平组粗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洛氏鱥肝胰脏的AKP、LZM和ACP活性随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16.0%,22.0%,28.0%组AKP和AC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0%和28.0%组肝胰脏的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随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10.0%,16.0%,22.0%,28.0%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洛氏鱥幼鱼配合饲料中适宜的碳水化合物水平为15.84%~15.94%.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