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香豆素化合物体内外抗狂犬病病毒的效果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2019)

引用 2|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一种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虽然人类尝试了多种方法用于治疗狂犬病,但到目前为止,狂犬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死亡率仍高达100%,因此,寻找有效的抗RABV药物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显示香豆素化合物(coumarin,CM)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其对RABV的作用目前尚没有研究.首先以BHK-21细胞为模型,通过SRB、直接免疫荧光(DFA)和病毒滴度等方法,在体外筛选具有良好抗RABV作用的CM,进而从直接灭活、阻滞吸附、不同时间点对病毒抑制效果等方面探讨CM体外抗RABV的作用机制.随后构建RABV感染动物模型,观察筛选获得的CM是否可以挽救病毒感染小鼠.结果 显示,CM-3(9种CM分别标记为CM-1~9)可以有效抑制RABV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但不能直接灭活病毒,也不能阻滞RABV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其在RABV感染48 h内均可以显著抑制病毒复制,最高抑制率可达60.0%.另外,结果显示在RABV感染后3~12 h内用药,CM-3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抑制率均为50.0%以上;随后,通过体内试验证实CM-3 (50 mg/kg)可将感染小鼠的存活率由0%提高至12.5%.综上,结果提示,CM 3可能通过感染后抑制病毒复制的方式发挥抗RABV的作用,而此类结构的CM有可能作为潜在的药物用于狂犬病的治疗.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