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下黄绵土N2O日排放特性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2017)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在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采用小区定位试验与室内盆栽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下旱作黄绵土N2O的日排放通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连续观测,并确定1天中不同生物质炭处理水平下的最佳观测时间.结果表明:6个生物质炭输入水平处理下(0、10、20、30、40、50 t·hm-2),旱作黄绵土全天表现为N2O的排放源;无生物质炭添加处理的N2O排放通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随输入水平增加呈U型变化规律,当生物质炭输入水平为30 t·hm-2时,更有利于N2O气体的增汇减排;各处理N2O日总排放通量均在白天所占比例最高;温度是环境因子相对稳定条件下N2O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N2O的排放与地表温度及10 cm土层地温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10 cm土层地温与生物质炭输入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N2O气体的最佳同期观测时间为8:00-9:00.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