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23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

Modern Medical Journal(2018)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 23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MP荧光定量PCR≥1×104拷贝数的痰或咽拭子样本,行23S rRNA基因V区测序,并按测序结果将患儿分为突变组和未突变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将相同样本行体外培养加药敏实验,与测序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120例样本,98例23S rRNA基因发生2063位点A->G突变(突变组),22例未检测到突变(未突变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但住院时间、总发热时间、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退热时间、咳嗽时间及疗程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且突变组患儿肺外并发症及大叶性肺炎实变率高于未突变组(P<0.05).120例样本中48例MP体外培养阳性(阳性率40%),其中20例检出大环内酯类耐药,耐药率为16.67%,显著低于23S rRNA基因突变率(P<0.05).结论:MP 23S rRNA基因突变率较高.突变组临床症状重、疗程长、并发症多,提示基因突变与MP耐药存在相关性.相对于基因测序,体外培养加药敏实验阳性率及耐药率较低.MP 23S rRNA基因测序可作为耐药检测的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