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肾脏囊性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Tianjin Medical Journal(2016)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囊性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肾脏囊性病变患者73例,分析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的图像特征,73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取得病理结果,对比病理结果评价2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囊性肾癌64例,肾囊肿9例.二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囊性肾癌多表现为形状不规则,壁厚,内有实性成分或分隔,并多伴有血流信号;肾囊肿多表现为形状规则,内有少许实性成分或纤薄分隔,无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囊性肾癌造影剂起始时间(15.13±4.21)s,达峰时间(23.42±5.68)s,消退时间(28.42±4.27)s;增强方式表现为快进快退22例(34.3%)、快进慢退30例(46.8%)、慢进快退2例(3.2%)、慢进慢退4例(6.3%)、等进等退6例(9.3%);增强强度呈现高增强42例(65.6%)、等及低增强22例(34.4%).肾囊肿中3例未见造影剂充盈,余6例造影剂起始时间(16.67 ± 2.73)s,达峰时间(25.83 ± 3.06)s,消退时间(34.17 ± 4.26)s;增强方式表现为快进快退1例(16.7%)、快进慢退 1 例(16.7%)、等进等退 4 例(66.6%);增强强度呈高增强 2 例(33.3%)、等或低增强 4 例(66.7%).二维灰阶超声在肾脏囊性病变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5.9%、66.7%、94.8%、40.0%、83.6%,超声造影为92.2%、77.8%、96.7%、58.3%、90.4%.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可以作为囊性肾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